2014年5月29日上午9点,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先生在中心校区东荣大厦十楼ok138cn太阳集团529会议室做了题为“大众阅读与经典的挑战”的学术报告。
詹先生从东西方学界关于经典的讨论与研究现状谈起,指出,当前东西方学界关于经典问题的讨论,实质上是一个经典重构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理论上分为两派,即认为经典决定于文本本身的本质派和认为经典文本是在传播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建构派。除这两派外,还有认为经典既有一定的文本特性又有建构化过程的折衷派。詹先生条分缕析,对经典文本的特性做了分析,从几个方面阐释了“大众阅读与经典的挑战”这一课题。
经典的第一个属性首先是传世性,对此东西方的学者都有共识。可以说,经典是在文化流传过程中,经过筛选的人类文化遗产。经典文本若要传世,就必须克服阅读的时尚性,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文化阶段或者意识形态,才能克服阅读的时尚性、当下性,使我们对一部作品形成一个历史的、集体的共识。
经典的第二个属性是普世性,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关注,但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有着共同的关注,这形成了我们对经典共同的价值判断的基础。同时,经典也最能反映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和普遍的情感,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经典的第三个属性是权威性。对于经典权威性的来源,杜威提出了科学权威的概念,也就是说人类对一些精神产品的判断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即形成权威。
经典的第四个属性是耐读性。无论是卡尔维诺还是哈罗德·布鲁姆都曾强调过经典的耐读性。而经典的耐读来自三个层次即经典的独创性、经典内涵的丰厚以及经典的深刻,可以说,经典是人类思想的策源地,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当然,经典还有其他属性,比如其累积性,有原生层与次生层,文学经典还具有审美性等等。但具备这些属性,还仅仅是具有了成为经典的可能和条件,要真正成为经典,还要经历经典化的过程,即在传播过程中才能成为经典。经典在传播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经典的建构呢?
第一个因素就是政治。政治的影响存在于几个方面:重新阐释经典,通过禁毁、删改来影响经典,制造经典等等。但经典往往却并不是跟着权力走,政治服务。经典往往具有理想主义,对现实采取警觉、批判的眼光和态度。
第二个因素是媒介。媒介对对经典的建构与传播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大众传媒,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大众传媒给经典传播带来便利,同时也要认识到大众阅读的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倾向,也会给经典的传播带来很大冲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给经典敲响了丧钟,是经典的掘墓人,这一点其实法兰克福学派等很多学者都看到了。
第三个因素是教育。教育和经典的之间存在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西方甚至有人认为教育对经典的传播和建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教育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教育并不能完全决定经典的传播与建构,在经典化的过程中,教育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学生(受众)的阅读取向。
詹先生指出,经典问题,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目前关注还较少,呼吁学界能够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ok138cn太阳集团529中文系主任沈文凡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王树海教授做了精彩点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老师和研究生、本科生等聆听了詹福瑞先生融通中西的精彩报告,詹先生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逐一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ok138cn太阳集团529,焦宝)